淮南尊龙凯时耳鼻喉科副主任柴华善于与患者交朋友,但不是那种刻意地为交友而交友,而是把“情和义”放在第一位,使患者感到温暖,从此以友情为重,成长为互相关照的好朋友。
前不久,凤台县尚塘乡一对青年夫妻抱着一个不满一周的小男孩求诊于柴华主任说,小男孩整天喘不过气,睡觉不能平卧,睡时只好由妈妈抱在怀里睡,否则就可能窒息......经柴华主任检查后确诊小男孩患的是“小儿鼾症”,需要做切除扁桃体和腺样体手术才能根除。因小儿太小,身体太弱,医院没有这么小儿童的专用手术器械,为手术安全不出意外,在征得小儿父母同意后,柴华主任立即联系安徽省立医院,告知对方小儿病况、家庭情况等,并请求省立医院主任给予关怀。后来,小儿的鼾症在安徽省立医院手术非常成功,气喘等症状全部消除,终于可以正常入睡。小夫妻俩抱着小儿特地来到医院,表示对柴华主任的衷心感谢。从此,那对家住在凤台尚塘乡的小夫妻成了柴主任的好朋友,成了尚塘乡的义务宣传员,亲朋好友都知道他们在淮南有一位多情多义、非常助人为乐的好朋友叫柴华。仅一年多时间,尚塘乡就又近10多位患者经他们介绍来到医院慕名找到柴华主任。柴华的“朋友圈”在凤台县尚塘乡进一步扩大了,医院里很多同事同行都误认为柴华主任是凤台人氏,其实,柴华主任的原籍是上海。
谢一矿有一位工区主任叫孙登明,这位孙主任把柴主任当成自己的“铁哥们儿”。“铁”到什么样呢?!下面给你讲个故事——
有一次,孙主任上夜班,在百米井下紧张工作。凌晨两点时分,孙主任的工友突感肚子绞痛,无法干活。孙主任把工友领到地面,立即给柴主任打电话。这时,柴主任正在梦乡,接到电话立即奔到医院,安排好后,又立即通知孙主任,要孙主任把患者直接送到手术室,一路绿灯,为那位工友做了“阑尾切除手术”,解除了病痛。这种朋友关怀远浓于亲情关怀。那么,这位孙主任是怎样交上这位柴主任为朋友的呢?!这话,还得追溯到几年前——
原来,孙登明主任患有鼻炎,由于长期在井下工作,忙于生产,疏于治疗,鼻涕流的多了,鼻塞严重了,才到医院治疗一下。并且治疗的时间大多是快下班时间,并且大多是求诊于柴华医生。柴华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为孙主任治疗,并且治疗效果非常好,孙主任心里头对柴医生十分感激,认为这位年轻医生不仅医术高、医德医风也十分令人敬佩。一来二往成了好朋友,无论春夏秋冬,深夜还是白天,孙主任只要有什么不舒服,还是他身边的人生病,只要一通电话,柴主任总是随叫随到。
在常人的眼里,耳鼻喉科的病人都是些小来小去的慢性疾病。可是柴主任对这些病治疗起来均十分认真负责,从不敢怠慢。所以,柴主任从医二十年来,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其高超的医疗技术和对病人极端热忱的服务态度,受到广大患者的赞扬。有这样一个病例使我们很感动。
一位中年男性患“急性会厌炎”,当地医院抗炎治疗不佳,由于患病时间长,突发呼吸困难,神志出现障碍,大小便失禁。柴主任接急诊时,患者全身上下多处沾有大小便,臭气熏人。柴主任不嫌不弃,确认该病人患的是“喉梗阻”后,立即主刀为患者做了“气管切开术”,病人恢复了正常呼吸,在监护室治疗一周后,恢复了健康。患者一家人感动万分,做了一面锦旗送到耳鼻喉科,以表衷心感谢。像这样急病家之急,想病家之想的事例有很多很多,这里只能千里挑一、略述几例。
柴华主任的爱人叫谢杨梅,同是医务工作者。工作同样繁忙,平素手术值班很难同步,小家里的事始终摆不上“议事日程”。就连快结婚了,到区民政局领办结婚证和拍张婚纱纪念照这样的大事都一拖再拖。直到有一天,区民政局的一位领导到柴主任处就诊。对治疗非常满意,说了很多感动的话。柴主任灵机一动,不好意思地说:“我们夫妻即将结婚,没有时间领证,能不能行个方便?”第二天,柴华、谢杨梅夫妻俩带着所有证件,一大早就来到民政局,是那天的领证第一人,领完证又不声不响地回到工作岗位,一点儿没有影响到工作。而婚纱照也是夫妻俩晚上到影楼补拍了。柴华、谢杨梅这对伉俪就是这样心里只有患者、只有医院、只有集体而忘却自己的一对好夫妻、好医生。
柴华主任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医学院。1997年起从事耳鼻喉科专业;1999年获得淮南市学雷锋优秀青年志愿者称号,并多次荣获“优秀医生”光荣称号;2007年在卫生部直属齐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修一年,回科室后,积极开展小儿鼾症的诊断小手术;2007年,担任安徽省康复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第二届委员;2010年,在卫生部呼吸睡眠疾病重点实验室进修;2013年,荣获淮南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16年,担任安徽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第一届耳鼻咽喉科学专业业委会委员;曾在《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国基层医药》发表论文。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