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多月前,为强化提高兄弟医院的全面素质,姚莉女士接受组织的安排,由尊龙凯时内分泌科主任的岗位调到新庄孜医院内分泌科主任。
姚莉主任和医生们在查房 |
姚莉女士调走后,尊龙凯时内分泌的同伴们怀念她、想念她,现任科主任王云、副主任邵尉以及青年医生宋春侠等都说姚主任是一位清清白白、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做事的科主任;她心灵很美却又不张扬;她对病人比亲人还亲,她对同伴比对家人还近。邵尉副主任目睹过这样一件事——2014年5月的一天,一位94岁高龄的老寿星因肺部感染住院,病人突然脸色苍白、痰咳不出、喘不过气,生命危在旦夕,采用抗生素等方法均起不到作用。姚莉主任见状,毫不犹豫地上前用口、用棉签等办法,一丁点、一丁点地将老人口腔里又稠又黏又腥的痰液取出来,在场的老人子女感动感动得流出了泪水,也使在场的年轻医护人员受到一次“身教胜于言传”的深刻教育。像姚莉主任这样急病人之所急的事例有很多很多,这时只能长话短说,以一当十。
姚莉主任在一丝不苟地为病人分析病情 |
人们说,姚主任提前上班,而下班却从来不看表,直到把病人要办的事办完了,该下的医嘱说完了才离开病房。一位患上“糖尿病抑郁症”的中年妇女,住进了内分泌科病区,该患者因长期得不到治疗,家里经济又十分困难,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姚莉主任看在眼里,记在心中,经常抽出时间与她推心置腹地交流,把病人当成自己的妹妹一样,谈些让病人高兴的事,经常忘记了下班时间。这位患抑郁症的病人病情逐渐好转,对此病人们说姚主任不仅是内分泌专家,还是心理病专家。
姚莉主任与医生们共同分析病历 |
姚莉主任埋头苦干、爱岗敬业,对待病人如亲人,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一个电话,她都随叫随到。一年冬天,凌晨一点多钟,北风呼啸,寒风刺骨,一位住院的老奶奶突然患上“糖尿酮症酸中毒”出现脱水、呼吸困难等症状,生命垂危。值夜班的医生求助于姚主任,她二话没说,立即来到病床前,与值班的年轻医生一起抢救到清晨五点多钟,终于把病人从死神的手中救了回来。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宋春侠医生是2011年10月从蚌埠医学院毕业来到内分泌科的。宋医生回忆说:刚来到科里时经验不足,每当有不懂的问题问到姚主任时,姚主任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直到弄懂为止。在生活上、工作上,姚主任总是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宋医生家住在蚌埠市,姚主任经常提醒她要回家看看,宋春侠医生说,姚莉主任的医德医风是她学习的好榜样。
调任新庄孜医院后,为了促进这家医院的内分泌科各项工作更加规范,短短的三个月里,她更加积极地投入工作,认真负责,对病人态度和蔼可亲的态度让年轻医生极为钦佩。
以前,新庄孜医院在糖尿病等内分泌疾病方面的治疗方案都比较保守,胰岛素泵在医院只是偶尔出现的治疗手段,姚主任来后,大大增加了它的临床应用例数。鉴于内科40%都是糖尿病病人的现状,她带着年轻医生开展了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的临床应用,监测病人在120天内的血糖变化,有效防止了病人在降血糖过程中引发的低血糖,从而更好的控制血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新技术、新手段就像新鲜的血液注入科室,使内分泌疾病治疗更加规范、专业。
内分泌科的疾病通常是慢性疾病,需要的就是医生的耐心和细心。姚主任的热心和耐心让每个病患都满怀感动。她来到每个病床前都会仔细查看病人的病历,把需要注意的地方都嘱咐一遍,但她不是生硬的询问病情,而是像唠家常一样和病人谈心,有时甚至和一个病人谈上半个多小时。不仅如此,她还把病人家属叫到一边,嘱咐他们常常查看一下病人抽屉,以免病人藏着零食,影响治疗效果。她态度亲切、温柔,说话轻声细语,对病人一视同仁,为病人想的这样周到,润物无声,难怪许多病人都奔着姚主任的名气来,许多老病人更不惜转几趟车来找她看病。
家住八公山的退休老人喻女士患有甲状旁腺激素分泌亢进,到多家大医院治疗未见明显疗效,去年经人介绍到总院找姚主任看病,经规范治疗后,病情明显好转,当得知姚主任调到新庄孜医院工作,而且还每周看内科专家门诊和普通门诊时,她欣喜地说:“这下好了,在家门口就可以找姚主任看病了,不用再跑那么远到老龙眼了。”
姚主任不仅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年轻医护人员更是关爱有加,她积极做好“传、帮、带”的工作。每到病床查房或是到其它临床科室会诊,她总是带着年轻医生探讨病情,把她多年的临床经验系统、细致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